无论从现阶段还是从长远看,这都将有利于消除粗放型经营和能源浪费的现象,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并购完成后,兖州煤业[22.49 5.49%]在澳大利亚控制煤炭资源量将达15亿吨,原煤年权益产量超过1000万吨,接近兖州煤业国内年产量的三分之一,计划到2015年,在澳大利亚原煤产量增加到2000万吨以上,相当于其国内原煤产量的一半以上。根据并购计划,兖州煤业将于今年12月底完成对菲利克斯股权交割。
今年8月份,兖州煤业和澳大利亚菲利克斯资源公司签订交易合同,双方约定兖州煤业以每股16.95澳元价格,收购菲利克斯公司100%股份,收购总价款为33.3亿澳元(约189.51亿元人民币)。记者了解到,最新的消息显示省国资委已审批通过该并购项目,目前正按程序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证监会核准或备案。记者从省商务厅等多方面获悉,按照并购计划,兖州煤业将于今年12月底完成对菲利克斯股权交割。记者了解到,并购完成后,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控制煤炭资源量将达15亿吨,原煤年权益产量超过1000万吨,接近兖州煤业国内年产量的三分之一,计划到2015年,在澳大利亚原煤产量增加到2000万吨以上,相当于其国内原煤产量的一半以上。菲利克斯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勘探的企业,产品包括动力煤、高炉喷吹煤和半软焦煤,主要客户为亚洲、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本土的钢铁制造商、发电企业
10月,兖州煤业先后两次组团赴澳现场考察,确认是近年来公司筛选的资源储量状况较好的国际煤矿项目。记者了解到,最新的消息显示省国资委已审批通过该并购项目,目前正按程序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证监会核准或备案。在此之前,该公司几乎鲜有人知。
短板在于研发和商用产品之间的鸿沟。以日本NGK公司为例,仅2009年上半年就有超过600MW的定单,目前的订单就已经预约满了其后几年的产能。张华民也认为,目前我国开发储能电池的关键是降低高性能材料成本。他建议在中国储能电池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之后建立起一个材料评价体系,根据产品是否可以稳定、可靠运行倒推出材料的结构、规格要求。
储能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国家在关键材料、低成本、高性能的双极板材料及离子交换膜材料工程化技术上进行研究开发及储能电池系统的应用示范在此之前,该公司几乎鲜有人知。
据记者了解,中国储能电池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后,将首先推进我国储能电池的研发和应用示范,其次将促进储能技术产业链的形成。保守估计,风电成本低于传统能源的价格拐点将出现在2015年。张华民也认为,目前我国开发储能电池的关键是降低高性能材料成本。现有的储能技术各有利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发来提高技术成熟度和市场竞争力。
张华民开门见山地向记者介绍道。日本为31兆瓦风电场并网调幅建立了4兆瓦/6兆瓦时的液流储能电池电站。专家指出,在储能领域,世界各国都处于产业应用的初级阶段,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别不大,加大储能技术的研发力度有助于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目前储能技术的开发远远落后于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急于发展储能技术。
以日本NGK公司为例,仅2009年上半年就有超过600MW的定单,目前的订单就已经预约满了其后几年的产能。不过,他同时指出,技术成熟度低、示范应用经验少是国内储能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
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忽然认识到:很多传统行业已趋于饱和,未来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能源行业。可再生能源都具有不稳定性、不连续性的特点,容易对电网造成冲击,影响安全、稳定供电。
我国也已将储能产业第一次写入了新能源产业规划当中。抽水储能技术比较成熟,其优点是规模大、寿命长、运行费用低,但需要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场地。张华民表示,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无污染是储能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他建议在中国储能电池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之后建立起一个材料评价体系,根据产品是否可以稳定、可靠运行倒推出材料的结构、规格要求。在奥巴马新颁布的新能源政策中要求所有新能源项目必须配备储能技术方案。相关部门正在发起示范工程。
VRB公司在美国犹他州建立了用于变电所备用的250千瓦/2兆瓦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最终赢得VRB收购的是总部位于北京的普能公司。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目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的100kW/200kWh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是目前国内自主技术开发的最大一套液流储能电池系统。
张华民表示,他们目前的工作目标是加快工程化开发进程,加大应用示范力度,尽早实现产业化。并购加拿大VRB公司使得中国公司获得了北美23年、2亿美金研发累积的成熟技术。
作为能源存储技术的龙头企业之一,破产时,VRB仍然握有几亿美元的销售意向。俞振华这样描述普能公司的发展。在此之后,普能公司拥有了VRB公司20年研发积累的所有专利、商标、技术秘密、设备等,VRB的核心技术团队也加入了合并后的公司。2009年11月,中国储能电池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在天津筹备成立。
获得了高可靠性高科技产品先进研发管理机制和经验,并第一次使得中国公司在全球储能商用技术领域走在全球最前沿。因为短短几个月之后,由于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储能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产业支持政策。
逾越鸿沟据悉,储能电池迟迟没有进入大规模商用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可靠性、耐久性有待考查,二是成本较高。他指出:目前对材料的重视不够,基础比较薄弱,材料的进步跟不上系统的发展,造成成本居高不下,以至于无法推动产业化。
风电低于传统能源的价格拐点将很快出现,但储能技术的落后却成为制约风电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今年8月5日美国政府拨款24亿美元支持美国政府电动汽车的发展,其中就有一部分经费用于车用动力储能电池的开发。
储能电池技术有待成熟 必须解决储能的问题,否则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都将受到限制。该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国家973项目大规模高效液流储能电池技术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张华民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在储能电池的研究方面基本与国际同步,但可商业应用的产品还有待开发。他表示,目前,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都已受到国家重视,但是储能技术的发展远远跟不上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需要。俞振华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在研发和生产上都有很强基础。
俞振华提醒道: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不缺乏前沿技术,欠缺的是如何开发可用于商用的产品。例如,钠硫储能电池从研究开发到商业化示范,用了近40年时间,目前国际上只有日本NGK公司掌握了其生产技术。
据相关预测,2050年之后,中国1/3的能源将来自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日本的住友电工和加拿大VRB公司主要从事液流储能电池的开发。
中国新能源受益于产业政策的支持发展很快,我相信储能行业在政策支持下也会很快具有全球竞争力。因此,实现储能实用化、产业化的任务很重但又很迫切,这需要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国内各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协力攻关。